很多家长认为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是一种美德,但要明确的是,教育孩子不看重金钱的根本目的是减少攀比心和虚荣心,而不是让孩子花钱没有节制,更不是让孩子坐享其成。
– 01 –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妈妈,我们家有钱吗?”
“妈妈,你一个月挣多少钱呀?”
前几天,我就被问到这个问题,作为一个并不富裕的妈妈,我有点尴尬,于是给孩子讲了一个故事:
一个小孩问他的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他的爸爸回答他:“我有钱,你没有。我的钱是我自己努力奋斗得来的,将来你也可以通过你的劳动获得金钱。”
另一个小孩问他的爸爸:“爸爸,我们家有钱吗?”
爸爸回答他:“我们家有很多钱,将来这些钱都是你的。”
然后我问女儿:你觉得等这两个小孩长大后,会怎么样?他们谁会更有钱?
女儿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第一个会更有钱,他因为没钱才会努力去挣钱,而第二个,他觉得自己已经很有钱了,花起来就大手大脚,时间长了,就会变成穷光蛋。
我笑道:嗯,你说得有道理。父母再有钱,和自己也没关系,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是靠自己。
其实,我们可以做这样的分析
第一个小孩,听了爸爸的话会获得这样的信息:
1、爸爸很有钱,但爸爸的钱是爸爸的;
2、爸爸的钱是通过努力得来的;
3、我如果想有钱,也得通过劳力和努力获得。
获得了这些信息,这个孩子就会很努力,对人生也会有很多期许。他也想通过努力像爸爸一样获得财富,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财富。
第二个小孩,听了爸爸的话获得的信息是:
1、我爸是有钱人,我们家有的是钱;
2、我爸的钱就是我的钱;
3、我不用努力就已经有很多钱了!
于是,当孩子长大接手父亲的财富以后,便不会知道珍惜和努力,没有精神财富作依托,物质财富是一把“双刃剑”。
不同的回答决定不同的教育,不一样的教育决定不一样的人生。教孩子怎么成为一个有钱人,而不是只给他钱。
– 02 –
孩子要树立哪些正确的人生观?
(1)钱和日常生活密不可分
孩子的观察和学习能力很强,只要带孩子逛几次商店,钱的用处便会树立在孩子心中,所以一味限制孩子用钱是没有用的。
在孩子每次消费后,问一下孩子:这次消费是否必要、是否合理、自己是否满意?通过交流,帮助孩子总结经验和教训,慢慢地帮助孩子梳理正确的金钱观、消费观。
(2)要有钱的知识,懂得节约钱,计划开支
孩子懂得钱应该经过劳动赚得后,便产生爱惜钱的心理,当前某些学生对钱毫不珍惜,任意挥霍浪费,与缺乏理财教育有关。
(3)在金钱方面给予孩子安全感
在孩子成年以前,家长要以坚定的语气告诉孩子:“爸爸妈妈一定会保证你上学、生活的费用,你不用担心。但长大了你就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财富。”
金钱,是每个人进入社会的一门必修课,请教给孩子,宜早不宜迟!
文|综合整理自网络
互动时间
如果孩子这么问你,你会怎么回答呢?
– 好生活,从这里开始 –
▼
1个月1个人只需1瓶酱油钱
帮助若干不幸大病社友,
同时自己拥有
不幸大病时的30万医疗费互助权益
言传身教,也让小朋友
从小学会助人自助的道理
授人以渔 助人自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