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
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重新被点燃,
捐献者冯国华,来自广东云浮,
成为了云浮市第5例、广东省第790例、全国第9073例,
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者。
他同时还有另一个身份,
康爱公社终身荣誉大使。
“这次能够配型成功是一个十分难得的缘份,而对于患者来说能遇上合适的捐献者实属不易,有机会能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我感到很意外也很惊喜,能够做一名用心做事、真心帮人的志愿者,能坚持完成捐献,帮到别人,一件很幸福的事。”捐献成功后,冯国华社友这么感慨着。
截至2019年10月31日,中华骨髓库志愿者总计266万多人,但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配对成功率极低,目前只有9073位志愿者成功为患者捐献造血干细胞,但向中华骨髓库申请的患者已达87000多人。
“路虽远,行则达”,这一段路,或许很长,但正因为有冯国华社友这样千千万万的爱心人士,相信会越走越宽,苦苦等待的人,终会盼来希望。
选择善,必定会将“善”践行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正是由于深知这个世间太多的不易,才决定要努力地去帮助更多的人。
“助人是幸福的!”与冯国华社友的交流中,他这么说。
在前往广州捐献造血干细胞之前,在云浮市红十字会为他举办的欢送仪式的现场,冯国华社友身着康爱公社的纪念T恤,这无疑是全场的一大亮点。
“助人自助的人终将走到一起”,这是衣服背面的文字,也是康爱公社的理念——助人自助!
善的形式千万种,践行的路千万条,但不管如何呈现,都是殊途同归。
冯国华加入康爱公社4年来,致力于宣传公社,邀请了五百多位社员加入。在他的微信朋友圈里,关于康爱公社的内容几乎占到了90%以上。


小康爱也能想象,他的朋友圈也许被人屏蔽过,他曾经的好友,也许拉黑过他,但是这并不影响他的坚持。
认准了做这件事的意义,便只顾风雨兼程地走下去。
朋友圈留下的“证据”,何尝不是与公社一样的初心,如此熟悉。
冯国华在云浮当地有一家店面。
店面的门头上,远远地就能看见宣传公社的条幅。
他与公社千千万万的热心社友一样,无时无刻不在惦记着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让更多人加入进来。
他还与当地热心社友、公社其他的终身荣誉大使们一起,真真正正地拉着公社旗帜,走街串巷,下乡镇发放公社的宣传资料,用脚步走出了一条爱心大道,用真诚之心给当地的新社员创造了一个了解公社的窗口。
问及这么多年坚持的动力,简单的六个字,“没办法,病不起!”六个字,简单却意味深长地道出了一切缘由,也几乎是所有社员的心声。
加入公社三四年以来,他深知巨额的医疗费对于一个普通的家庭意味着什么,更明白一份保障对于一个普通家庭的全部意义。
其实所有的保障,并不是说有了就一定是图未来能用上,反而我相信,我们谁都不希望,自己有需要那份保障的一天。
只是,趁一切安好,趁“互助的钱还交得起”,给自己添加这份保障。防患于未然,让心更踏实。
也许,这便是保障的意义。
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是一次特别的经历。不过全程看下来,冯国华社友很轻松淡定,以行动向身边暂不了解这件事的人们做了一个很好的诠释。
而他自己,除了这次捐献造血干细胞,每年都会参加无偿献血。这些参与公益的经历,让他觉得人生更有意义。
我们始终相信,好人有好报,这个世间爱的能量是守恒的。你所有的付出,得到的回报远远不是金钱能衡量。
在公社的终身荣誉大使的光荣榜上,每一位热心社友都不是孤独的存在。他们以自己最初的星星之火的努力,在自己的身边、在自己的亲友圈里,筑起了一道又一道爱的守护墙。
我们是一群有爱的人走到了一起,我们也相信,不懈的努力,会将这条路,走得越来越宽,越来越远。
至百年,至永远。
了解捐献造血干细胞,更多故事与细节,推荐阅读:


社长说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康爱公社):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