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不该帮儿子买房?”,我劝你拒绝!

  全 世 界 最 善 良 的 人,都 关 注 我 了 

前段时间,一档综艺节目的播出让朱雨辰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然而,真正让人引起热议的,不是朱雨辰,而是朱雨辰的妈妈。

已经70岁的朱妈妈,每天事无巨细地照顾儿子的饮食起居,早上三四点起来给儿子做午饭,熬梨汁熬了10年,甚至手抄儿子微博。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我是用我的整个生命对待我儿子的

我没有自我

完全没有自我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我的宗旨就是,不管儿子走到哪里,我都会给儿子一个温暖的厨房,我在家里顶两个菲佣。”

网友们看了朱妈妈在节目中的言论,纷纷表示大概明白39岁的朱雨辰为啥还凭实力单身了!

十年前,母子两个就上过《超级访问》,那时候朱雨辰已经30岁,朱妈妈从上海背着大闸蟹和铁锅来到北京,为的就是给儿子煮饭吃。

找遍大半个北京,就为给儿子炒一盘新鲜的鸡毛菜,当儿子不喜欢吃时,她又软硬兼施,使用苦肉计,一定要他吃完。

她对成年儿子这种密不透风的照顾早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自从2010年开始,朱雨辰已经不止一次在节目中抱怨:妈妈给的这种爱,压力太大了。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当妈妈对孩子的爱成为压力,这种爱就变味了。却又让人不忍心去拒绝和指责,因为这样的“爱”是冠冕堂皇的。

可是,朱妈妈这样事无巨细的插手朱雨辰的生活,这不是爱,反而是在害他。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他们失去的其实是独立自主的能力。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父母跟朱妈妈一样,自以为把自己毕生的“爱”都给了孩子,孩子的人生就应该按他们的想法和安排来走。所以就有了用尽全身力气拒绝苹果和鸡蛋的男孩。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这个男孩叫罗俊杰,在青少年健康成长心理释放表述节目《少年说》里,他站在高处向底下的母亲大声高喊:“妈,这辈子再也不想吃评苹果和鸡蛋了!”。

小学时,妈妈要求他每天吃一个苹果,直到小学毕业共2190个苹果,小学毕业后,妈妈又要求他每天一个鸡蛋,就这样,他整整吃了一年半的鸡蛋,共547.5个鸡蛋;他说:我一个都不落,个个都记在心里!

父母自以为是为孩子好,让他们少走弯路,实际上是在培养一个“巨婴”。

有个段子说,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中国妈妈就是这样无微不至的操心孩子的一切,小到穿衣吃饭,大到工作婚姻。朱雨辰的妈妈就是如此。她在节目中就说,“他的每一段感情我都知道的,但是我都是会干扰的”。大概没有一个孩子能接受得了这么“沉重”的母爱吧。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有时候,”关怀“越多,悲剧越多。

朱雨辰自曝曾因母亲太过强势,为了逃避练琴,用淋雨,吃生豆角的自残方式只为让自己生病,因为这样就可以不用练琴了。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几年前,江苏省无锡市某人民法院的离婚案件数据表明,有70%的离婚案件是由父母的过度干涉导致的。

一对十几岁孪生姐妹曾因受不了父母的管教,在稀饭中掺入老鼠药,将亲生父母毒死家中。

父母和子女本该是彼此最亲密的人,越界的亲密,只会会导致整个家庭的崩溃。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教育专家Julie Lythcott-Haims在《怎样养育一个成人》中提到,她在担任斯坦福大学新生主任时,发现有越来越多成绩和理论学习无可挑剔的新生,生活自理能力很差。父母对孩子抱有过高期望,在生活上包揽一切。孩子们一旦脱离父母的庇护和指引走进社会,就变成一个没有思想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巨婴”,甚至步入“啃老”大军。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可是当父母明白这种“爱”是不恰当的时候,往往为时已晚。因为孩子在之前的一二十年里,顺理成章的接受了父母给的所有东西。当他们索取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时候,就该反过来抱怨自己的父母了。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比如下面这位母亲,意识到不该继续包办孩子一切的时候,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从而给孩子写了一封公开信。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儿子,今天你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暗示妈妈,说市中心的房价又在飙升,如果再不行动,或许以后你和女友连一间栖息的小屋都没有。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妈妈给你们买”这样的话来。而你,也在尴尬的沉默里,随即气嘟嘟地放下碗筷,甩门出去。我从窗户里看着你远去的背影,瘦削,懒散,有一点任性,你还是赖在父母怀里,始终不肯独立。


可是,亲爱的儿子,你已经25岁了,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有一个需要呵护的女友,还有两位日益老去、需要你照顾的父母,难道这些还不足以让你成熟、让你彻底地离开父母的羽翼、放下啃老的惰性、独自去承担一个成人应该承担的责任吗?


记得从很小的时候,你就习惯有事找妈妈。你总是说:“妈妈,我的衣服脏了,你帮我洗洗。”“妈妈,明天我们去郊游,你帮我收拾好要带的行李。”“妈妈,女友想吃老醋茄子,记得下班后给她做。”


一直以来,我也习惯了听你这样吩咐,总以为,对你的每一点好,你自会记得,且在将来我们老去时,可以得到你同样细心的呵护和照料。而我和你的父亲,也节省下每一分钱,为你在银行开立了单独的账户,只为某一天,你拥有了自己小家的时候,能取出那些钱来,给你一份切实的帮助。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可是如今,我却发现,这样牺牲自己、全力为你的方式,并没有培养出我们想要的那个懂得珍惜的孩子,却反而造就了一个羽翼退化、意志严重消磨的社会弃儿。我们越是爱你、纵容你对父母无休止的依赖和索取,你心底里的自私和懒惰就越是无休止地滋长……


你5岁那年,要妈妈帮你整理满地的玩具;10岁的时候,看见同学脚上气派的皮鞋,你就哭闹着让我也去买;15岁时,你写情书给班里的女孩子,说:“我妈妈认识很多人,谁要是欺负你,尽管告诉我”;20岁那年,你读大学,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抱怨,说食堂的饭菜如何糟糕。

如今,你每天回家来蹭饭,还时常带女友回来居住,我一边工作,一边还要为你们的一日三餐奔波劳累。这番忙碌,让我连一丝的微笑也无法挤出。

我终于承认,25年来,我对你无节制的宠爱,是一个多么大的错误。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亲爱的孩子,我不得不残忍地告诉你,今天之前你的生活与我息息相关,而你今后的道路,我将不再过问。


也请你,像那些自立自强的人一样,从父母的身边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我会给你鼓励和勇气,可是我不会再给你金钱上的帮助。


孩子,妈妈很抱歉,不该这样爱你。而你,也应该对你的所作所为感到愧疚。那么,就让我们彼此原谅,重新开始吧。


这位母亲,写下这封公开信,拒绝孩子“啃老”,应该是下了很大的决心,给孩子买房,真的不是理所应当。南京大学社会心理学博士黄菡明确表示反对“一切为了孩子”。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我理解的养育孩子最重要的两点:一是,维护健康亲密的夫妻关系;二是,让自身努力成为你希望孩子成为的那种人,不是让孩子努力。宠爱孩子人人都会,拒绝“啃老”就不是那么容易了。


心软是害

狠心是爱

谁溺爱孩子

谁总有一天会为孩子包扎伤口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康  爱  公  社   

点击立即加入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国内首家大病医疗费互助平台

➤ 已有171万人加入康爱公社

➤社员大病最高可领取30万互助金

我想注册社员/我已是社员

您正在访问康爱公社PC版,注册和登录公社请从“康爱公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