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锦留给儿子的视频-《羊城晚报》报道
10月2日,这位28岁的年轻妈妈-方锦走完了她短暂的一生,而她的临终心愿是捐献出角膜、遗体和脑器官。“希望有人替我去看远方,希望我走了,也能把这种病带走。”
儿子三个月大时
她被查出得了不治之症
发现得很偶然。
2015年12月,她嫁去富阳湖源乡刚满一年,因为三个月大的儿子感冒住院,方锦在病房里陪护,却突然发现自己腋下有个硬块。“我就说去拍B超检查下,结果发现确实有肿块,但当时富阳的医院也不能确诊是什么病。”丈夫陈忠(化名)回忆说。
谁曾想,辗转数家医院后,方锦被确诊为得了一种恶性肿瘤,这个新婚家庭的生活色彩一下变成了灰色。
“这种肿瘤类型复杂,转移得很快,目前也没有成熟的治疗方法。”方锦开始了反复入院、出院,“前后进了五、六次医院,做了两次化疗和20多次放疗。”
然而,依然控制不住肿瘤扩散的速度,从腋下到脖子、头部,几乎在全身无孔不入。
病床上的方锦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
她决定捐献遗体
去年下半年,得知自己康复无望,这个长着一双美丽眼睛的文静姑娘萌生了一个想法——把眼角膜捐献出去。
她得病之后也好几次说,捐赠器官和遗体是很有意义的事,能真正帮到有需要的人。在主治医师的帮助下,主动联系上了浙江省红十字会人体捐献志愿者总队长朱强荣。
对于方锦的决定,陈忠起初有些难受,61岁的婆婆也忍不住掉下了眼泪。方锦明白家人的疑虑,反而开始劝说丈夫,“我就希望以后让人家少生这种病,我走了,也能把这种病带走。”
于是当天,他们签下了眼角膜、大脑和遗体三张捐献登记表。
方锦的眼角膜捐献证书
她说自己虽站不起来
也看得见远方
在病友群里听说方锦捐献遗体的事情时,刘平(化名)并不惊讶,“别看这姑娘年轻,她很坚强,也很善良。10月2日,凌晨一点半,在富阳第一人民医院,方锦永远地睡着了。
当晚,她的脑器官和遗体分别被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
方锦的结婚照
她的眼睛不仅拯救了两个人
更拯救了两个家庭
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基础医学实验中心主任楼佳庆告诉记者,方锦的遗体非常珍贵,在恶性肿瘤病患中具有典型性,是这种肿瘤在杭师大医学院的首例捐献者。
“像这么年轻、多发恶性肿瘤这么大范围的很罕见,她的遗体将为医学攻克不治之症提供重要的医学参考。”
方锦的遗体捐赠证书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中国人脑库,这种恶性肿瘤的脑器官也是首例。
陈忠的朋友圈
几天后,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因为方锦,一个患有先天性眼疾的12岁姑娘第一次看到了这个世界的模样,一个因车祸造成眼球破裂的中年男子重见光明。
“捐献者很年轻,所以角膜非常透明,可以用于深板层移植。成效很明显,两位受捐者的视力现在恢复得越来越好。”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眼库工作人员陈小雁说,“方锦的眼睛拯救的不仅是两个人,更是两个家庭。”
陈忠说,三年后他会去拿回一缕妻子的头发,让它代替方锦陪在豆豆身边。
方锦的故事,感动了你我,
让我们一起向她致敬!
康爱公社,
我们不能左右未知的生命,
但是可以抱团取暖,
在面临大病困境时,
有百万社友一起给我们打气。
我们不能直接为社友消除病痛,
但希望能够给大家辅助解决经济上的压力!
加入康爱公社,
在不幸大病时能获得一笔额外的钱,
用于治疗和改善生活。
给家人减轻负担。
康爱公社是中国最早大病互助平台,
已帮助229个大病家庭获得资助,
合计资助超过3179万元。
一人患病、众人均摊。
每月小额帮助其他大病的社员,
大病时获得最高35万元互助权利。
↓轻轻一戳,立即加入↓
如果您身边有朋友也是康爱公社社员,点击右上角 ,“分享到
”,提醒TA,举手之劳,轻松告之!
抽奖啦!
今天是康爱公社第二届互助节,
本着互帮互助的精神,
为感谢社友们一直以来的支持,
公社发起了帮助社友打广告活动!
精选社员自有农产品、特产、手工制品
在社员中免费为其宣传,助农爱农!
为了和全国社友庆祝“双12”互助节,
我们精选出3位社友的农产品,
邀请大家来抽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