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980颗结石长满全身!
这可不是谁编出来的神话故事,而是真真实实发生的!
56岁大妈肾内长2980颗结石
医生:唯有切肾才能痊愈
56 岁的张阿姨,因右侧腰疼并持续发热了一周,去医院诊治。
结果影像检查显示,张阿姨的右肾已经被结石填满,唯有切除肾才能得到彻底治疗。
医生剖开右肾,发现狭小的空间里,挤满了密密麻麻满的结石,术后清点结石数目竟然有2980颗!
这2980颗到底是个什么概念呢?大家看看图就知道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满满一大盆身体长结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不当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导致的。
高温天气,肾结石高发
高温天气会使人体的水分过多蒸发,出汗增多,如果饮水不足,人体内就容易出现轻度的脱水状况。
于是,排尿就会减少,尿液中的矿物质和盐酸会在肾脏中越积越多。
当达到饱和状态时,其中的矿物质和酸盐就会变成细小坚硬的沉积物,形成肾结石。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一颗小结石,毁掉一个肾
不要以为只有结石多了才会对肾产生影响,其实,只要一颗小结石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毁掉你的肾。
如果患有肾结石,结石就可能伴着随尿液冲刷掉到输尿管里,形成梗阻。
久而久之,结石会在输尿管中越积越大,阻碍肾脏里的尿液排出,从而出现肾积水。
图片:来源于网络
打个比方,肾脏是水箱,输尿管是水管,一旦水管堵住了,水就排不出去,水箱的水就会越积越多了。
日积月累,肾脏就会被尿液撑大变形,肾脏壁也将变薄,功能衰竭。
此时,即使再把结石取出来,恢复输尿管通畅,肾脏也再也恢复不了功能了。
常做的这些小事,易招来结石
1. 不爱喝水,爱啤酒饮料
有味道的饮料总比无味道的水好喝,饮料可不能代替水。
肾脏代谢时,需要足够的水分来进行辅助。如果缺水,就会对代谢造成影响,时间一长,就容易结石。
而清凉饮料、甜味饮料中含糖和磷酸较多,可引起尿钙增加,红茶、绿茶中草酸含量较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2. 晚餐吃太晚
人体排钙高峰期是在吃饭后4~5小时,若晚餐吃得过晚或经常吃夜宵,当排钙高峰到来时,此时睡觉,尿液就不能及时排出。
尿中大量的钙就会沉积下来,浓缩的含钙尿就液易形成结石。
3. 盲目补钙
有的人对补钙很执着,生怕自己身体含钙量不够,于是牛奶喝着,钙片吃着,结果补着补着就过剩了。
那些身体吸收不了的钙就会与草酸发生反应,形成结石。
4. 大鱼大肉敞着吃
有的人天天鱼肉不断,以为吃了这些荤菜对身体更好。
其实不然,肉类含有大量嘌呤和嘌呤前体,它们在体内可以代谢转变为尿酸,经尿液排泄。高尿酸可促使尿中草酸盐沉淀,又可导致或加速草酸钙结石的形成。
5. 久坐不动常憋尿
有尿不排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内存放太久,成为细菌的“良好培养基”,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泌尿道的感染,并促使尿道结石的形成。
图片:来源于网络
大量喝水,是防治结石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正常人每天应饮水2000ml以上,尿的颜色以清亮无色或微黄为好。
在天气干燥、气温高、出汗多时,饮水量还要增加,因为这时尿中溶质浓度水平往往较高。
睡觉前、早晨起来、一天三餐后一小时左右,这几个点一定要记得喝水。
尤其是睡觉前喝水不能忘,因为睡前尿液浓缩,是形成结石的关键时候。
图片:来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还需选择科学的饮食来加强防范:
1. 少吃盐:一天内吃盐量最好不要超过6克;
2. 少吃含嘌呤丰富的食物,如动物内脏、海产品、花生、豆角等;
3. 适度限制钙盐摄入,不盲目补钙,每天摄入正常钙量的食物就好;
4. 草酸较高的食物不宜多吃,如菠菜、豆类、葡萄、可可、茶叶、橘子等限制草酸摄入;
多跳一跳,能排出结石?
听说多跳绳、蹦楼梯就能把结石“跳”出来?
能不能把结石给跳出来,得看结石的大小和位置:
若结石直径<0.5cm,则多数能自然排出体外,跳一跳可能排得快一些。
但同时有一个风险,跳跃的时候结石往下掉,掉到狭窄的地方没排出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结石下不去就会摩擦损伤相关部位的黏膜,引起痉挛疼痛。
若结石直径>1cm,那就要要通过手术等方式治疗,千万不能靠跳跃排石。
否则,反复的创伤会损伤肾黏膜,造成血尿等,掉到狭窄处更会引发急症。
如果您身边有朋友也是康爱公社社员,点击右上角 ,“分享到
”,提醒TA,举手之劳,轻松告之!
康爱公社成立7年来,
就是为了让广大社友抱团互助,
平时小额互助他人,
大病时被别人小额分摊互助,
让大家都能从容应对大病,
辅助解决大病医疗费难题!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康爱公社天天看 ):女子肾内长2980颗结石!医生:爱做这件事的人最易长结石,劝你赶紧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