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员小陈,康爱公社互助的最年轻的心梗患者,确诊时仅29岁!
而报案里,小陈的发病的描述过程很简单:半夜,在宿舍睡觉,胸痛,紧急前往医院,确诊急性心肌梗死。
——这是康爱大病互助社几年前的一起互助案例,值得庆幸的是,几年过去了,小陈依然是该社互助的心肌梗死最年轻的社员。
幸运的是,治疗及时小陈最终脱离危险并且获得互助。在康爱公社历史申请里,与小陈类似的病情的年轻社友,三十几岁确诊心梗的情况,却已不是一个两个了。
康爱公社所互助的心梗案例(部分)
总以为年轻离大病还远,可是,数据早就清楚明白地告诉我们,疾病早不分年龄。
央视网曾刊文,北京阜外医院相关专家基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研究的24125例患者分析数据显示:年轻(≤45岁)急性心梗患者占8.5%。
心梗作为一种大病,我们并不陌生。在康爱公社每期公示里,心梗都是常见词,比如本期公示中:
还比如往期互助公示里,因急性心梗被互助的社员:
太常见了!所以熟悉公社的社员经常给我们留言说,要想知道一种病多多么高发,要么去医院看,要么在康爱公社的每期公示里看。
年纪越大,血管相对脆弱,我们都能理解。回到前文所聊到的“年纪轻轻就心梗”的情况,二三十岁发病的事实告诉我们,年轻,也比见得血管有多强大。
而且,心肌梗死发病年轻化,早已经成为了遏制不住的趋势。
年轻人为啥逃不过心梗魔咒?
高压力、情绪波动大、劳累过度、大量吸烟、饮酒等正成为年轻人心梗的重要诱因。
不少人还仗着年轻,过度透支身体健康,熬夜、抽烟变本加厉,久坐不动导致气血淤滞、循环不畅,这些都已成为急性心梗年轻化的诱因。
年轻人心梗比老年人更隐蔽
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
心肌梗死年轻化危险的地方在于它总是“悄无声息”、“突如其来”。不像老年人发病时反复出现心绞痛等预兆,年轻人一旦发病,往往就是大面积的心肌坏死,极易发生猝死。
关于年轻人与老年人心梗严重程度的对比,小康爱看到这么一个故事:
在医院病房里,住着一位71岁的李大爷和一位35岁的小王,他们是同一天因为同一个病住院的,那就是“心肌梗死”。
由于年龄不同,经过一番治疗后,结果也不同:71岁的李大爷,经过常规支架治疗,病情很快缓解;而35岁的小王却差点没送命!
我们也总能遇到,中青年心肌梗死好像更重,更容易心衰,甚至更容易死亡;而老年人相对要轻一些。
为什么年轻人心梗比老年人更危重?
为什么年轻人一旦发生心梗,送到医院时,病情往往会比老年人更危重?甚至发生猝死的几率也比老年人更高?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
生活不规律
老年人退休后大多没有工作压力,生活也相对规律,他们的心梗多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运动不足有关。而青年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等,极易诱发心梗。
不关注健康
相对来说,老年人往往更关注身体变化,出现异常时会及时问询医生。有慢性病的老年人,定期复查也有机会发现疾病征兆,及时处理。
但青年人多认为自己身体好,不会刻意关注自身健康,即使出现胸痛、胸闷等表现也常常被忽略,由此错过最佳诊治时机。
缺乏缓冲过程
经历了血管老化、高血压、心脏病的老年人,有一个“缺血预适应”的过程。他们在平时就可能出现心肌缺血,身体通过建立新的侧支循环和其他代偿方式,已经相对“适应”这种情况。
而青年人多没有这个过程,一旦发生心梗,心肌缺血的程度可能更严重,猝死率更高。
另外,即使同是年轻人或者同是老年人,心梗预后也不相同,这主要与2个因素有关。
那么,如何及时察觉心梗征兆呢?
-
持续时间长:心梗的胸痛持续时间较长,多超过20分钟且不能自行缓解;常伴有放射痛(包括左上肢、右上肢及肩部)、恶心、呕吐、气短、呼吸困难等。 -
严重的心肌梗死可能导致血压下降、神志模糊、一过性意识障碍、晕倒、尿量迅速减少等现象。
温馨提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突然,进展快,要第一时间就诊治疗。浙江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杜常青医师提醒,如果突发胸痛或者胸闷持续数分钟,不要掉以轻心,请记住以下救命流程:
2. 采取静坐或平卧休息,保持情绪稳定,缓解焦虑情绪;
3. 持续不能缓解,请立即拨打“120”,寻找专业帮助,就近就诊。
最后,小康爱想说,年轻也会生病,健康才是拼搏的资本!
那些,因为加班的晚睡,因为焦虑而吞下的烟酒,因为忙碌忽视的心慌,因为不想动而没有锻炼的瞬间,因为舍不得钱或者没时间拖了很久没有去做的体检……是时候引起我们的重视了!
将文章分享给你在意的人吧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康爱公社):康爱公社,运营10年的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