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走之后,头部可留给医学做研究。
希望医学能早日攻克这个难题,
让那些因为‘渐冻症’而饱受折磨的人,
早日摆脱痛苦。”
——这是北京大学历史系2015级博士生娄滔口述了的遗愿。
▲北京大学历史系2015级博士生娄滔,摘自新京报
留遗愿捐献人体器官
现年29岁的娄滔来自湖北恩施,
2016年1月被查出患有运动神经元病。
一年多来,病症逐渐侵袭肌肉和运动神经,
让她丧失自主活动的能力。
如今的娄滔,每日躺在病床上,已经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力。
今年上半年,娄滔将护士叫到床前,以口述的形式记录下遗愿:“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消息传出,感动许多网友,捐赠协议已经于10月9日签署。
▲娄滔口授遗嘱内容。网络图片
▲北大女博士患绝症捐器官
艰难的治疗、昂贵的费用
2015年12月24日到2016年1月20日,娄滔接受了神经内科的各项检查。结合各项检查报告,综合考虑其病情进展较快的特殊因素后,北医三院和协和医院给出了诊断结果:运动神经元病。
这种罕见病,有一个更为常见的名字“渐冻症”。
娄滔的病情恶化很快,治疗费用却非常高昂。
为不拖累男友,主动与男友提出分手,
并谢绝了大部分师友的探视,转而在家休养。
据《新京报》报道,娄滔需要服用维持生命的药物,并使用呼吸机,仅这一项,就需花费18万元左右。
娄滔的母亲是当地中学的教师,父亲没有收入,
这样的开销,是娄滔的家庭难以承受的。
▲娄滔依旧坚强乐观。资料图片
2016年10月,病情恶化的娄滔进入恩施当地一所县医院进行保守治疗。
今年1月份,娄滔突然陷入深度昏迷,住进重症监护室,从此需要依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病情出现反复的娄滔,将护士叫到床前,口述了自己的遗愿:捐献人体器官,凡是能救命的部分尽管用。今年10月份,娄滔的遗愿在网上公开,引发众多网友动容。
“罕见病”群体应得到更多关注
渐冻症——是几千种罕见病中的一种,2014年,一项名为冰桶挑战的慈善接龙活动,让大家知道了渐冻症。然后,还有许多罕见病我们却“闻所未闻”。2016年,中国罕见病发展中心发布了《中国罕见病参考名录》,含147种罕见病名单。
据悉,中国已有超过1600万的罕见病患者,每年新出生罕见病患者超过20万。但罕见病在临床的知晓度很低,能够得到明确诊断的患者不到40%。
同时,由于国家医保“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基本方针,决定了在目前情况下,罕见病的治疗大部分不在医保范围内。大量的中国患者求医过程艰难,平均确诊需要5年,平均诊断成本大于5万。
康爱公社呼吁:罕见病群体需要医保制度、专项救济、公益组织以及志愿群体、社会公众等多方面的关注和帮扶,留住更多生命火花。
2017年9月,我们上线了“中国罕见病互助社”
包含146种罕见病,
(因地中海贫血在康爱母婴互助社范围内,未收录)
最高互助10万元。
康爱公社希望通过互助形式
号召更多人了解并参与,
给不幸罹患罕见病的社员,
筹集最高不超过10万元的互助金
用于治疗和继续生活。
如果您身边有朋友也是康爱公社社员,点击右上角 ,“分享到
”,提醒TA,举手之劳,轻松告之!
康爱公社是一个助人自助的,
小额互助筹集医疗费的平台!
平时小额助他人,
大病时百万社员来帮你
在康爱公社,
已有164个大病家庭渡过难关
合计筹款超过2400万元!
一个人解决不了的事情,
近百万人抱团解决就轻松多了!
多一人加入,
就将少看到一个朋友圈求助链接。
↓轻轻一戳,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