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发生的互助案例增加了,均摊的也增加了,这说明什么?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近期有部分社友说,感觉受助人数越来越多,均摊也多了,是不是平台私吞钱了?


引用张社长发的原话:

坚持第三方调查。每个受助人在申请之后,都由第三方调查公司、公估公司出具报告。这些公司与康爱公社没有股权及控制关系。

坚持公示制度。在通过审核后,在公示期的2周、筹款期一个月里,受助人信息、病例、调查报告都对所有社员公开,大家可以查看受助人信息。

探索“本地探访团制度”组织当地社员去探访受助人,既体现公社关爱,又作为社员见证。探视团成员为自愿报名、当地自发,非公社工作人员。
通过这些组合措施,康爱公社运营者能保证每个受助人都是真实的。“百年公社”,深知只有诚信方可达成,欢迎社员监督。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如果真的私吞钱了,还敢在社区让大家随意发言?敢这么有底气的公布开来吗?

有社员将每月的预分摊金额乘以人数,算出来远远高于公示的需要筹款的总金额,问还有那么多的差额去哪了?!


不好意思,当月筹款总额是这么算的:

健康社成人人数*当月成年人人均预分摊+少儿健康社人数*当月未成年人人均预分摊

轻友互助社与爸妈互助社还需要另外分开算。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如果不是私吞钱,怎么会这么多人生病?均摊也多了呢?

这可能有几方面的原因。

一:社员基数越来越多,根据概率,必然导致发病人数越来越多(你加入的时候公社社友的数量你记得么);

二:为什么之前人少呢?因为度过等待期的社员越来越多了,之前也有很多人申请但是没有度过等待期被拒绝;

三:不对呀,人越来越多,“患病人数多”这个理解,可是均摊人数也多了呀?为什么均摊的钱也变多了?

从正常的大病发病率来计算,前期均摊几毛钱甚至几分钱是因为度过等待期的人极少,大部分刚加入(即使发生申请,很多因为未度过等待期,也会被拒绝),使得均摊看起来很少。


但是从科学精算的角度来看,目前一个月均摊几块钱仍是偏少的情况,前期样本量小,所以看起来均摊很少(如仍有怀疑,可以咨询统计、保险行业的专业人士)。


要知道,光是癌症,目前的发病率就在千分之三左右了(意思是说1000个人就会有3个人患癌)。



从经济的角度来讲,这钱多不多?

一个月几块钱换来这样一份保障,多吗?

目前有比互助这种方式成本更低的保障方式吗?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这到底说明了什么?


一、正常情况下,均摊肯定不是每月几毛钱,这需要大家有一定的认知。

(更多说明,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查看)

二、大病发病率在上升,大家需关注自身健康,养成良好健康作息生活习惯。

(可以查看一位社友的帖子,详情请点击“阅读原文”查看


三、公社切实维护社员权益,不会因为分摊压力与互助人数上升,而刻意刁难社友拒绝申请,会保障社员应有的权益。

(当然按规则严格审核这是必须的,同时也不会以莫须有或者不合理的理由去拒绝社友)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网址:v3.kags.com

康爱公社

一个有温度的

透明的互助平台

长按二维码

解锁更多未知

我想注册社员/我已是社员

您正在访问康爱公社PC版,注册和登录公社请从“康爱公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