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慈善,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这才是最重要的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做慈善让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这才是最重要的

9月9日,著名学者资中筠携《财富的责任与资本主义演变》在金融博物馆举行首发式,并与北京大学张维迎教授、阿拉善生态协会会长任志强先生展开对话,探讨美国公益事业百年来的发展及其对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的启示。

张维迎首先厘清了阶级的概念,资本主义没有阶级的概念。阶级是固定的特权身份。他表示,资本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是由于你有特权而获得财富。

他还指出,创造财富的人更愿意通过慈善事业与他人分享财富。凡法治国家,慈善事业就比专制国家多得多。

对最近的马云被逼捐事件,张维迎表示,慈善一定是自愿的,爱心是不能强迫的。当我们强迫别人做慈善的时候,这可能是最大的不道德。

以下为张维迎教授演讲实录

资本主义没有固定的阶级的概念

现在中国人关于财富、资本主义的概念都是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那里来的。这些作家强调的是阶级斗争,他们认为财富就是万恶之源,资本主义一定会导致富的越富、穷的越穷。我们知道很大程度上这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资老师的书对我们正确认识财富、认识资本主义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她给我们讲了100年来的美国富人怎么花他们的钱,而且是与中国相关,像洛克菲勒基金会和协和医院,我们的受益是非常大的。好多人看了这本书以后觉得资本家并不是原来想象的那么可恶,还有很可爱的一面。

在我看来,资本主义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它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今天的资本主义不是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而是原来的穷人变成富人,原来的富人变成穷人了。资本主义没有阶级的概念。阶级这个概念本身就是固定的特权身份,好比封建的贵族,如果你的祖先不是贵族,你不可能变成贵族。当然你可以用钱买,但是,整体上来说阶级是不变的。资本主义的最大特点就是不是由于你有特权而获得财富,而是你有能力获得财富,之后才有一定的特权。但是,你的特权没有制度的保证。批评资本主义最多的人,好多都是资本家,恩格斯本身就是资本家。

做慈善也是一种追求个人幸福的方式

结合这本书,谈谈我的感受。第一,我觉得慈善是人的本心。慈善是不求直接回报地对他人提供帮助。但是,不是不求间接回报。好比说我帮了你却养了个白眼狼,我心里很不舒服,也不会再帮你。人类都在追求幸福,幸福并不过多地与物质财富、个人享受联系起来,这就决定了人类有一部分是物质财富,另一部分是非物质的,这一点就是别人对你怎么看,你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这是非常重要的。你吃得再好、穿得再好、开再好的车,人家见了你都瞪白眼,都鄙视你,你会幸福吗?一个人的幸福很大程度上是与其他方面相联系的。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怎么得到别人的尊重?就是我们能为别人做什么,而不是从别人那里拿到什么。现在的富人做慈善也是他追求自己幸福的一种方式。当然,也有很多守财奴。守财奴之所以守财不是因为自私,而是因为无知。真正有知的理性的人,不会变成守财奴。因为你不可能把财富带到棺材里,你一定希望以最好的方式把财富花出去。现在很多人把财富留给孩子,孩子以后不干活都可以活得很好,这是愚蠢的人。凡是把财富留给孩子,让孩子不努力就可以活下去的人,有什么好结果?反而是把财富花出去,让孩子靠自己的努力活得像个人,结果都比较好。

财富的增长扩大对慈善非常重要

第二,资本主义是可以使人类的慈善之心得到最大发挥的体制。人类自古以来就有慈善,到了资产阶级以后,这个慈善发挥到了最大的程度。资老师说它还在演化,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就是建立一种生态。资本主义确立了私有财产制度,我们认为私有财产是万恶之源,私有财产使人变得自私。其实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讲到,一个社会没有私有财产,人就不会有慈善之心。人的偏好和需求是有层次的,如果社会财富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真的很难有慈善之心。他吃的有限、住的有限,怎么能够使他活得更有意思?更受人尊重呢?资本主义就是人类创造财富,财富的增长扩大对慈善是非常重要的。

财富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如果你做一个企业,生产的东西别人不喜欢,你怎么可能富有?财富本身是人创造的。当一个人富有以后,他没有什么可害羞的,这是他靠努力而获得的。而不是说太愧疚了,社会给了我这么多财富,我该想着怎么回报它。如果是偷来抢来的,那是为了漂白,也不是出于慈善之心。

市场化产生跨部落的慈善之心

心理学家和人类学家有一些实验研究发现社会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人们越愿意给陌生人提供帮助。在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的情况下,人们有部落慈善之心,就是在一个家族或者村庄里面,大家互相帮助。只有在资本主义下,人们有跨部落的慈善之心。资本主义是和陌生人之间的合作,而慈善就是陌生人之间提供帮助。中国发生地震了,美国、日本、英国都会给我们提供帮助。同样的,日本发生海啸,我们也提供帮助。这在传统的非市场经济国家是真的不可能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人的慈善之心发展到了最高的经济。

法治国家的慈善事业比专制国家多得多

第三,在自由、公正和法治的环境下,创造财富的人更愿意通过慈善事业与他人分享财富。如果财富是在不公正的情况下得到的,或者你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财富,人们都不太容易有慈善之心。这也就是回答了第二个问题,真正的市场经济下人们更有慈善之心。凡是法治国家,慈善事业就比专制国家多得多。这一点对于我们思考中国的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我们怎么建立真正的自由、公正、法治的社会。当我在做生意的时候,受了各种委屈,被各种人欺负,即使赚钱了,心里也是很不舒服的。我宁可把财富糟蹋了,也不会给别人。这种愤恨不满的情绪就会影响他做公益慈善这些事情。

主张小政府的人更愿意提供慈善帮助

第四点,我想强调的是人的意识形态方面的认知对人的慈善行为有重要影响。在美国进行过调研,在意识形态的概念当中,越是拥护大政府,希望政府通过税收来解决收入分配的人越不愿意给别人提供慈善帮助,包括捐款、志愿服务。反倒是那些主张小政府、政府少干预,每个人靠自己的努力去发达的人给提供的社会的捐献和志愿服务更多。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现象。

对于主张大政府的人来讲,他们认为帮助别人是政府的责任,不是自己的责任。他自己有困难,也希望政府帮助他。对于主张小政府的人来讲,帮助需要帮助的人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这是一种个人的责任,他就更愿意帮助别人。

从对研究经费的捐款就可以看出来,美国的基金会有左中右,我们发现靠右的基金会得到的资助最多,靠左的基金会得到的最少。可能有一个原因,靠右的基金会认为社会就应该这样运作,愿意为自己的理念提供资助。靠左的基金会都是希望别人出钱,不愿意自己出钱。总体来说,美国的基金会有这样的特点。

强迫别人做慈善是最大的不道德

第五个问题,当我们强迫别人做慈善的时候,这可能是最大的不道德。慈善一定是自愿的,爱心是不能强迫的。只有法律的责任是可以强迫的,慈善是不完全的责任。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帮助别人。但是,不等于说我不帮助你,你就可以告我、批评我。

做慈善的目的是什么?我觉得我们怎么使得每个人活得更有尊严,这才是最重要的。传统的慈善做法是简单地给别人施舍,我觉得不是真正的慈善。有些人天生好吃懒做,愿意当乞丐。但是,大部分人不是。人活得幸福就是要活得有尊严,活得有尊严就需要靠自己的努力。一个手脚不残、脑袋不残、精神不残的人,他应该靠自己的努力活下来,而且还要活得像个人样,这才是有尊严的。现在的慈善使好多人觉得活得越来越没有尊严了,我觉得这是问题。不要以为把钱给别人就是帮助他。

“救急不救穷”应该是慈善的指导思想

中国人有一句话“救急不救穷”,这句话应该是我们做慈善的指导思想。一个人遇到了特殊的灾难,那需要我们救助,比如地震灾难、重大疾病。这个人老是让我们养活他,除非他天生不具有自己工作的能力,否则就是不应该的。应该自己养活自己的人,不自己养活,看起来我们的慈善很发达,其实大家活得都没尊严。

市场的正常交换买卖,我借用亚当·斯密的比喻,它类似于房子的柱子、墙壁。如果房子没有柱子、墙壁,那是不能住人的。慈善充其量是墙上挂的画,没有这个画,我们可能觉得不太舒服,但仍然可以住人。我们不要过高地估计了慈善本身。我前面讲慈善是依赖于财富的创造。如果你没有创造出产生比尔·盖茨的环境,就不能批评人家不像比尔·盖茨一样把财富捐出来。

市场经济中的财富所有者也是社会财富托管者

最后一点是关于政府和慈善的关系,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有太多的误区。刚刚资老师说做慈善要自愿,我自己曾经打一个比方,比尔盖茨拿出几百亿美元,不是看谁穷就给谁,他是为了挽救人类。结果他发现花钱比赚钱还难。为什么呢?因为他要找到值得资助的项目。并不是说像中国有的企业家拉着车去到处撒票子,这样真的不是慈善。我们的体制有这样一个特点,就是我欢迎你做慈善。古代还有施粥,现在我们提出的是你要施粥不可以,但你可以把米给我,我熬了以后施给他们。我们不愿交出来,万一我把米给你以后,你自己喝了,怎么办?所以应该是真正的民间性的、自愿性的,才是真正的慈善。

贯穿资本主义整个过程的,不仅是创造财富,也是让财富所有者能够更好地使用这些财富。我甚至愿意用这样的观点,在真正的市场经济当中,财富的所有者其实也是整个社会财富的托管者。你可能有300亿美元的财富,它是一个工厂,一个公司。为什么是由你托管呢?因为这些财富的真正受益人是普通大众。如果我把它用一把火烧了,我自己变成穷人了,是不是更道德、更高尚了?不是,因为你不仅用一把火把自己的财富烧了,也把很多人的饭碗烧了。资本主义的财富不是说我有多少财富就是多少财富的享受者,如果这个财富真正是靠能力和智慧创造出来的,我觉得他就是为社会管理财富而已。你能不能拿到钱,依赖于人家相不相信你能把这个事情管好。

点击左下角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