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冬季,不少人开始泡脚
它既能温通人体四肢
能避免出现不受补而导致的上火症状
民间谚语“天天洗脚,胜过吃药”。
从古至今,泡脚就是大众普遍爱好的养生方式。陆游在诗集《剑南诗稿》中直言泡脚的妙处:
“老人不复事农桑,点数鸡豚亦未忘。洗脚上床真一快,稚孙渐长解烧汤。”
民间俗传的谚语,也讲述了泡脚的好处:
“春天洗脚,升阳固托;夏天洗脚,湿邪乃除;秋天洗脚,肺腑润育;冬天洗脚,丹田和暖。”
泡脚,既能温通人体四肢,又能避免出现不受补而导致的上火症状。
冬季泡脚好处虽多,却不是百无禁忌,也有不适宜的人群,怎样泡脚才能达到强身健体、补气活血的目的呢?
这六种疾病的人并不适合泡脚
1、严重心脏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热水泡脚会使人体血管扩张,全身血液由重要器官流向体表,这会导致心脏、大脑等重要器官暂时性缺血缺氧,增加患病的危险,尤其是中老年患者更需要注意。
2、低血压、经常头晕患者。高温会加速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跳加快,耗氧量提高,极其容易引起晕厥,造成突发性疾病危险,这类人一定要在医师的指导下才能进行泡脚。
3、糖尿病患者。他们的足部皮肤较为脆弱,脚步末梢神经对水温不敏感,很容易烫伤皮肤,严重者有可能造成截肢。
4、静脉病患者或血栓患者。热水泡脚会导致下身动脉扩张,更多动脉血液进入下肢,然后静脉血液并未很好的回流,反而加重血液淤积,不利于病情好转。
5、皮肤病患者。尤其是患有足癣的病人,热水使足部毛细血管扩张,可能导致继发性细菌感染,对于皮肤病伤口已经溃烂者,更是雪上加霜,一定要按照外科原则敞开伤口干燥通风才行。
6、脑肿瘤患者。脑内血管受到冷热刺激,以及容易发生破裂,导致脑血栓、脑梗等突发性疾病。尤其是上了年龄的老人更需要注意水温绝对不能过烫,容易造成悲剧发生。
不适宜经常泡脚的年龄段
1.孩子6岁前,不宜常用热水泡脚。如果孩子的脚不是很凉,就没必要泡脚。经常用热水给儿童泡脚,不利于儿童足弓形成和维持,使足底韧带变得松弛,长此以往会增加形成扁平足的风险。
2.0-2岁的婴幼儿。小宝宝们本身容易上火,发热如果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再加上婴幼儿对温度的感知也和大人不一样,往往家长们觉得水温刚好,而小宝宝们已经觉得很热了,他们又不会表达,所以很容易造成烫伤,请家长们一定要注意。
如何正确的泡脚?
(1)选对泡脚桶
既然是泡脚,就要体现出一个“泡”字来。
“泡”在这里体现的是水要多,热量要够,时间要长。不能随便拿一个盆放点水就行,那样是起不到养生保健作用的,最多也就只能说是洗脚,而不是泡脚。
泡脚最好选用木桶,捅深一点较好,最主要的是保温效果好。
(2)泡脚最佳时间
很多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甚至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一两个小时,这是错误的做法。(泡脚虽好,可不要贪久哦)
晚上9点泡脚最养肾,时间以15~30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
在这里,特别提醒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以20分钟为佳。
(3)泡脚最佳水温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不能过凉或过热。泡脚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如果水温过热,因为热性宣散,不但不能帮助肾脏收藏,反而使人更加兴奋,这样就加大了肾精的消耗。
如果水过凉,寒性凝闭,会导致经脉闭塞不通,并且寒气会顺着经络入腹,其危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4)饭后不宜泡脚
饭后半小时内不宜泡脚,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下来会使人营养不良
(5)不能马上睡觉
泡脚后不能马上睡觉。趁着双脚发热的时候揉揉脚底,及时穿好袜子保暖,待全身热度缓缓降低后再入睡效果最好。
“睡前一盆汤,胜过开药方”
这个冬天,让我们一起健康泡脚吧!
编辑/小兜

如果您身边有朋友也是康爱公社社员
点击右上角,“分享到
”
提醒TA,举手之劳,轻松告之!
康爱公社成立7年来,
就是为了让广大社友抱团互助,
平时小额互助他人,
大病时被别人小额分摊互助,
让大家都能从容应对大病,
辅助解决大病医疗费难题!
温馨提示
如果你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获的更多信息,请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