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后,这七类人要重点预防脑血栓!不然后悔都来不及!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小康爱专为你收集整理平时忽略的健康知识,做您的健康智库,同您一起将健康进行到底!今天就与你聊聊血栓是怎么形成的?如何来防?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血栓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血栓通俗地说就是“血块”,它像塞子一样堵塞了身体各部位血管的通道,导致相关脏器没有血液供应,造成突然死亡。血栓在脑部血管产生就导致脑梗,在冠状动脉产生就形成心梗,堵塞到肺部就是“肺栓塞”。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为什么我们的身体里会有血栓?人体血液中存在着凝血系统和抗凝系统。在正常情况下,二者保持着动态平衡以保证血液在血管中正常流动,不会形成血栓。但在特殊情况下,如血流变缓、凝血因子病变、血管损伤时,导致凝血功能亢进或抗凝功能削弱时,则会打破这种平衡,使人处于“易栓状态”。

大多数血栓形成后、发病前,是没有任何症状及感觉的,甚至到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做常规检查,血脂、血压、心电图、CT等一切都显示指标正常。特别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心房颤动引起的血栓问题越来越多。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一种心律失常疾病,心房失去了正常的收缩功能,此时在心房的角落容易有血栓沉积,这些血栓可以随时脱落,顺着血流进入大脑造成脑梗,跑到腹部动脉,造成肠坏死等严重后果。但是公众不了解房颤需要抗血栓治疗,等到发生栓塞,一切都晚了。因此建议房颤患者定期到血栓专家门诊就诊,进行评估和治疗。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七类人重点防血栓

1

有遗传倾向的人群

伦敦大学发表在《英国医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证实,遗传性血栓的患病率约为 5%,它会增加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风险,但大部分患者不会出现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有VTE家族史的无症状女性,应考虑在妊娠前或怀孕时做一次遗传性血栓的筛查。

2

高血压患者

血压升高会使脑部小动脉痉挛,血流量减少,致使脑部缺氧、血管内压力增高,脂类物质在血管壁上沉积形成动脉硬化,导致血流不畅。为了让血液更好地流通,血压就会随之升高,如此周而复始,最终形成脑血栓。建议高血压患者要按时遵医嘱吃药,注意饮食,坚持每天晚上喝一杯水,平时少吃动物油,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适当增加蛋白质摄入

3

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以糖代谢障碍为主,同时伴有蛋白、脂肪的代谢障碍,这些都是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生理基础。由于血糖增高,血液变黏稠,血小板聚集性增加,血流缓慢,极易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脑血栓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发病率50%以上,为一般人群的10~20倍。所以,糖友要持久控制血糖,适当控制总热量摄入,保持营养比例合理,多吃蔬菜、鱼类、大蒜、海带、洋葱、玉米等抗动脉硬化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提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血糖、血脂,保持正常体重。

4

吸烟人群

一方面,烟雾中的一氧化碳进入血液,引起血管缺氧及营养障碍,导致血管内膜增生、管壁肥厚、管腔狭窄、血流减慢,并为脂肪的沉积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引起动脉粥样硬化,使血液变稠,增加脑血栓发生机会。发表在美国《循环》杂志上的研究证实,烟民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增高。建议这类人马上戒烟,越早越好,只要肯戒,多晚都不迟。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5

久坐久站

连续4小时不运动就会增加静脉血栓风险。人坐着时,脚踝、膝盖、大腿呈三个90°弯曲;久坐不动,腿部肌肉收缩减少,下肢血流减慢,增加血栓发生概率。临床上,老人彻夜打麻将、年轻人长时间玩电脑造成肺栓塞的案例很多,等感觉腿麻想动时,可能已出现血栓了。久站会导致小腿肌肉紧张,无法自主收缩,同样影响血液回流。教师、司机、售货员等需要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不动的人,风险都相对较大。

6

服用雌激素的人

刊登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研究表明,口服雌激素会增加血栓风险,包括深静脉血栓风险增加和脑卒中风险轻度增加。孕妇患血栓的风险高于普通人,因为她们血液中的雌激素含量增加。更年期女性采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时应遵循低剂量、个体化用药。治疗过程中定期监测乳腺、子宫内膜情况。有血栓性静脉炎者最好不要进行雌激素治疗。经皮给药可避免口服雌激素的肝脏首过效应,静脉血栓发病风险较低。

7

以前得过血栓的人

有过血栓疾病史的人再次得血栓的可能性很大。有静脉血栓栓塞或肺栓塞的人群中,1/3的人在10年内会再次得病。血栓形成于静脉瓣膜周围,对静脉造成损伤,随着时间推移可能导致多发性血栓。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改变七个习惯,防住六成血管病

戒烟:吸烟时,烟草中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刺激血管运动中枢,并刺激体内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释放,引起心率加快、末梢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因此,生活中要尽量做到不吸烟、远离二手烟。

控体重:日常的饮食,保证每日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合理搭配,能满足身体所需即可,尽量不要超过热量上限。同时,要少吃含热量较高的油炸食品、方便食品和快餐等。

常运动:运动能改善血液循环,对降低血脂、血压和体重效果明显,还可舒缓压力,愉悦身心。建议根据自己年龄、性别、体力等不同情况确定运动时间和强度。一般可多进行慢跑、快走、游泳、骑车等有氧运动,每次坚持30分钟,每星期至少5次,运动后心率加年龄以不大于170为宜。运动状态以身体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运动后自感身体轻松为最佳。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合理饮食:饮食油腻会导致血脂增高,过多的血脂附在血管上,就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血栓。建议日常饮食要减少摄入盐、糖、饱和脂肪及反式脂肪等,多吃低热量且富含矿物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其他营养素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粗杂粮、瘦肉、鱼类或低脂乳制品等。

控血压:血压高时,血流对血管的冲击力增大,使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受损,容易产生动脉硬化。不少人天然存在动脉扩张或动脉瘤,一旦血压突然升高,动脉瘤破裂,会引起脑出血。因此,血压应控制在140/90毫米汞柱以下。建议大家平时少吃盐,每人每日控制在6克内,多用蒸煮等烹调方法,少用酱油、味精等调味品。儿童、青少年也要注意血压监测和预防。

控血脂:当血液中的坏胆固醇增多,易在血管壁上沉积并形成斑块,甚至堵塞血管、形成血栓,导致急性心梗或脑梗。建议饮食以少油为原则,少吃动物内脏、动物脂肪及甜食,尤其少吃含反式脂肪酸的食品,如奶油、黄油等。

降血糖:在长期高血糖的作用下,动脉内皮细胞容易受损,血管壁的通透性也会变差,脂质容易沉积在血管内皮,进而导致血管狭窄,引起冠心病、脑梗等疾病。建议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胡萝卜、芹菜、燕麦、柑橘等,能延缓肠道吸收糖分。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如何预防控制血栓?3大方法远离血栓

能早动不晚动: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辰表示,临床上老人彻夜打麻将、年轻人长时间玩电脑造成肺栓塞的案例很多,等感觉腿麻想动时,可能已出现血栓。他建议在血栓发生前就尽早开始运动。

能主动不被动:坐长途飞机时,多数人会选经济舱,由于空间比较狭小,腿部活动区域有限,可能发生深静脉血栓,这种情况被称为“经济舱综合征”。即使是公务舱和头等舱,如果不主动活动,也可能出现静脉血栓。王辰建议大家坐飞机时经常伸脚尖、勾脚尖,伸缩大小腿肌肉,同时多喝水,在稀释血液的同时增加排尿。

能多动不少动: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内科教授李小鹰表示,有些患者怕伤口疼痛、渗血,就不动或少动,会增大静脉血栓风险。平时虚弱无力、腰腿痛的老人平时活动少,一旦生病更不愿运动。医生应动员患者活动,并嘱咐其预防跌倒。确实不能自行活动的患者,可先遵医嘱接受按摩,身体情况允许后在床上适当活动。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小康爱最后还要提醒大家,正常人每天清水的摄入量为2000毫升~2500毫升,若太少,体内废物代谢不出去,影响身体健康;若太多,则会加重肾脏负担,也不可取。已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除饮水外,应定期去医院作血液黏度的相关检查,如发现血液黏度已增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低血液黏度的药物。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加入康爱公社每个月只需几元零花钱,

即可获得最高35万元大病和意外保障。

康爱公社成立7年以来已帮助

1000多个家庭筹集超1.1亿医疗互助金。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长按并识别二维码关注康爱公社????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锦鲤说转发文章

会给你带来好运

我想注册社员/我已是社员

您正在访问康爱公社PC版,注册和登录公社请从“康爱公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