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前不久发生在浙江杭州的真实故事:一个家庭里,亲兄弟俩接连查出肝癌!
先是26岁的大儿子,那段时间老觉得没力气,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在当地医院查来查去怀疑是肝癌。后经进一步检查,确诊大儿子得的是肝癌,且已晚到失去了手术机会。
这一家人的惨剧到此并未结束。医生建议他们一家人都做一下相关检查。结果:24岁的二儿子也查出原发性肝癌,所幸还能手术挽救;母亲和两个女儿都是乙肝病毒携带者。
家中二儿子也坦言,自己在7年前已查出乙肝病毒携带,因每年体检肝功能正常,再加之身体也没感觉不舒服,便没当回事,不料肝炎已渐渐进展为肝硬化、肝癌,还差点夺去他年轻的生命。
在我国85%的肝癌与乙肝病毒感染有关,而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在治疗期间,医生反复告诫母女三个,一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对于她们来说还不够,建议每半年就做一次肝功能、病毒DNA、甲胎蛋白、肝脏B超等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早期治疗。
据2018年全国临床肿瘤大会CSCO学术年会报告,全球肝癌每年新发病人85.4万,中国人就占了一半多,每年发病人数达到46.6万。
还被冠于“中国式肝癌”的称号,因为与欧美国家不同,中国的原发肝癌患者近八成都患有乙肝病史或是携带乙肝病毒。
我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乙肝大国”,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有约9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其中有2800万慢性乙肝患者。
乙肝患者治疗不及时,部分会发展成为肝硬化,甚者最后肝脏癌变。感染乙肝病毒,无论是携带者,还是有症状的肝炎患者,都有潜在传染性,也是肝癌易发人群。
乙肝是一个缓慢发展的过程,大家一定要定期体检,筛查乙肝五项。这个检查虽简单,但意义重大。没有抗体的,及时注射乙肝疫苗。
1. 高危人群,如因慢性病毒性肝炎(乙肝或丙肝)发展成肝硬化的患者——每3个月做1次相关检查(肝功、甲胎蛋白和超声);
2. 中度危险人群,如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但没有肝硬化和肝癌家族史——至少每半年做1次相关检查;
3. 低危人群,如非病毒性原因导致肝硬化的患者——每1年做1次相关检查。
查出可疑病例时,应进一步进行CT、核磁共振或动脉造影,直到排除肝癌。
乙肝病毒有点像艾滋病病毒,一旦进入人体后,很难被彻底清除。如何预防是关键!
1. 接种乙肝疫苗;
2. 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
3. 不接触未经严格检验的血液或血制品;
4. 不使用消毒不严格的医疗器具进行诊疗;
5. 不以任何方式吸毒;
6. 洁身自爱、性伴侣稳定。
延伸:关于肝脏认识的几个误区
肝脏是人体中最大的消化腺,也是新陈代谢最旺盛的器官,它就像一个巨大的“化工厂”,每天要发生1500种以上的化学反应。
人们常说“心肝宝贝”,可见肝脏的重要性绝不亚于心脏!
小康爱总结了一些大家对于肝脏健康认识的误区,看看你是否也中了招。
误区一:有肝病的人才养肝,我的肝没病不需要养肝。
肝病分为病毒性肝炎、慢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病和自身免疫性肝病。
大部分的肝脏疾病为环境因素所致,其中以肝炎病毒、酒精、化学物质三大因素所引起的肝脏损害最为多见。由于各种肝损伤因素损害肝细胞,都可以造成肝损伤,使其代谢、合成、解毒、分泌及免疫等功能出现障碍,所以不是非要有肝病才影响健康。当我们有了各种使肝细胞受损的因素,就要引起关注,否则后患无穷。
着年龄的增长,肝的血流量及肝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到60岁时肝血量较20岁时减少近一半,80岁肝细胞数量减少到40%,这意味着免疫功能和肝脏储备、再生、解毒能力下降,容易遭受病菌、病毒和有毒物质侵害。即使是健康的人也会因为各种环境原因吸收毒素,比如不洁的空气与水、酒精、激素、食品添加剂等从而增加了肝脏的负担。
所以,在肝看似没有问题时也要注意肝脏的保护,就像机器用一段时间就要添加润滑油做保养一样。
误区二:肝脏不疼也没有任何不适,没必要养护。
常听说人有头疼、胃疼、心绞痛却很少听说肝疼,因为肝脏是人体内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被称之为“沉默的器官”。
在病毒、酒精和药物的慢性破坏前期人们很难察觉,所以人们普遍忽视肝脏的日常保健。通常情况下,肝病的加剧都是在潜移默化地进行,等到感觉疼痛时,也不是肝脏出现的疼痛信号,而是肝脏发生肿大之后牵动了肝被膜或周围组织所引起的,此时的病情往往已经比较严重了。所以,即使肝脏没有出现任何不适也需要每年定期做体检,并注意日常肝脏保健。
误区三:没有乙肝,我的肝功能是正常的。
乙肝、丙肝属于病毒性肝病,除此之外还有非病毒性肝病。大家都认为乙肝是最危险的肝病,其实不然,丙肝比乙肝更易发展为肝癌。
据疾控专家介绍,丙肝与乙肝的传播途径差不多,血液传播是丙肝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输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与丙肝病毒感染者进行无保护的性行为可以引起传播。感染丙肝病毒的孕妇在怀孕、分娩时也会将丙肝病毒传染给新生儿。
与乙肝相比,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成为慢性肝炎、进展为肝硬化以及发展为肝癌的比例更高,所需时间更短,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的慢性化率为50%-80%。
除了乙肝、丙肝、肝癌、肝硬化这样的病以外,让人担忧的是很多人并不拿“看起来较轻”的肝病当疾病来对待。例如脂肪肝,患者越来越年轻化,在一些医院的健康体检中,脂肪肝检出率最高达50%,那些“主力”白领的脂肪肝患病率达30%,60%-90%的肥胖者都患有脂肪肝。
但其实脂肪肝患者中约有1/4的患者会发展为肝硬化。一旦发展为肝硬化,即预示着将会出现腹水、消化道大出血或肝功能衰竭的情况,所以脂肪肝是隐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
你对自己的肝关爱够吗?有没有保护好你的小心肝?
最后,小康爱要告诉广大肝炎病友和肝炎病毒携带者,你们可以加入我们的肝友抗癌互助社哦。这是一个旨在帮助肝炎病毒携带者(肝硬化除外)、肝炎病人搭建的一个互联网互助平台。当未来不幸罹患肝癌除外的癌症时,可获得本社其他社员最高10万元的资助;如不幸罹患肝癌,则最高可获得15万元的资助。
详情请点击:肝友抗癌互助社
抗癌路上,你我同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