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互助30万?为何涂先生受助32.3万?李女士受助31.1万?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人生确实有很多无奈。在我们看来,幸福的人幸福的样子大致相同,而不幸的人却各有各的不幸。


然而,不幸的人对待不幸的态度,却是大不相同。

近日,成都来福士广场的地下人行通道内,53岁的周杨琼席地而坐,靠在墙壁上,一边照看旁边的儿子,一边不停地忙活,捏着样式各异的“小泥人”。 10元钱一个,出售给过往的路人。她和儿子租住在天府广场附近的一个老小区,每天一早,乘坐地铁来到这里,晚上八九点时再乘车返回住处。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儿子今年16岁,出生就是脑瘫。近年来,病情逐渐加重,已完全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周杨琼曾带着儿子前往全国多地求医,花光积蓄,但疗效甚微。


为筹措医疗费,周杨琼种过玉米,卖过花生,养过两百只鸭子,后来鸭子全死了血本无归。2003年,她又带上一岁的罗迪去了浙江工厂,干起了制衣的老本行。

周杨琼捏泥人的技术是2017年刚来成都时学会的,在自己摆摊的时候,看到旁边捏泥人的师傅生意不错,就动了捏泥人卖的想法。


现在,周杨琼把儿子待在身边,自己捏泥人,将儿子安置在一个便携式的折叠座椅上,自己坐在一旁的地上。


她说,尽管儿子治病缺钱,但并不希望向人讨要,而是靠自己的手艺来挣钱,这种感觉很踏实。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为救儿子,她尝试了各种筹钱之道,一定也是尝遍了人间的艰辛。后来,她又自学捏泥人,带着脑瘫儿子摆摊,去为孩子创造生存下去的可能。我们在致敬母爱伟大的同时,也感叹,这种自救让自尊得以维护方式,也是宝贵不已。


同样,在康爱公社的平台上,社员积极参与分摊,为未来那些不可控的大病和意外,增加了保障。这也是一种有尊严的自救,同样心安。

1
那个为扣款日定闹钟的妈妈

来自福建省龙海市的一位妈妈董女士,也是两个孩子的妈妈。2014年,他们全家加入康爱公社,算来也是公社的老社员了。

不幸的是,她的大儿子在尚未满两岁时,就被诊断为肾病综合征。2012-2019,已经7年了,病情常年靠药物维持。为了给孩子治病,他们去过南京,北京,福州,河北,江西,中医、西医都做过数不清的尝试。可是病情依然反反复复,这么多年下来,总共花去了将近60万

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家庭,自己的小儿子尚未满一周岁,全家的经济来源全靠丈夫蹬着电动三轮车为小卖铺送货,贫穷可想而知。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大儿子曾经有一份保险,据董女士说,由于孩子的疾病,实在没钱交不下去,停掉了。

“现在,康爱公社是我们最后的保障!”董女士毫不掩饰地跟我说。


听到这里,作为公社的工作人员,也深深感受到了肩上的责任,同时也为她对于公社的信任有一种自豪之感。


大儿子一直病着,小儿子尚幼,董女士说,自己平时真的太忙了。


每个月需要扣款的时候,我都是提前定闹钟的!事情太多了,我怕我忘掉”。说到这里,这个善良朴实的女人笑出了声来。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有时候实在没钱了,借钱我也会将待分摊金额存进去。毕竟不是啥巨额的资金,偿还起来难度不大”。

尽管这是一位平时忙于照顾一位生病儿子,以及一位尚幼的小儿子的妈妈,但是数年以来,公社的每一次扣款,她从不缺席。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互助是一条朴素的自救之路,本着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是不同于公益,也区别于商业保险的一种全新业态。说实话,每个月分摊的那几块钱也许不至于对生活的造成多大的影响,但是,按时履行自己的义务也格外重要。

在这里,衷心祝愿她的孩子的病情得以好转,也希望她和她的家人一辈子也用不上康爱公社!


但是,若是未来,真的再有不幸来临,她的底气会比任何人都足,用多年来在公社积极履行义务的形式,就像成都“捏泥人妈妈”一样,维护了自己的尊严。

2
他们珍重自己,也关心这个世界

在康爱公社以往互助成功的案例中,每一期都会组织当地社员进行探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是被工作人员分享到社区论坛上的一起特别的探视。

一名社员要参加探视,因为当地没有需要被探视的社员,所以,他联系上工作人员要自掏路费参加济南的一位患者的探视。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这种付出确实令工作人员感到惊讶了。原来,经过后面的交流,我们的工作人员得知,这位用户患癌8年,经历过没有钱在病床上苦苦挣扎的日子,以及那种想爬却爬不上来的那种心理上的绝望。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幸运的是,他现在基本康复了。后面的聊天中,他说:“当你不是弱者的时候,你对这个世界漠不关心,对弱势群体漠不关心。当某一天你是弱者的时候,你又在抱怨这个世界对你关心不够,抱怨人性的冷漠。

公社自成立以来,已经走到第九个年头了,有肯定,有褒奖,也有质疑。时间终会说明一切,你对这个世界关心多少,同样也会被这个世界报之以关注。


来自湖南常德的朱女士,2014年加入康爱公社,其账户一直被丈夫涂先生代管。2018年9月被诊断为左乳浸润性伴导管内癌。朱女士在医院进行手术和放化疗之后,恢复良好,目前在家休养。

 据朱女士的丈夫涂先生告诉我们,家庭以务农为主,生活比较拮据。妻子生病无法参加工作,自己上班,大概一个月2000块钱的收入。认识康爱公社,他说是不幸中的万幸。

那是2014年,涂先生在微博上关注到公社社长张马丁先生所发的关于互保公社的一条微博,了解之后,就加入了,并且代管了自己所有的家人。这真的是一种特别的缘分,缘分的纽带来自涂先生对公社的高度信任。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多年来,涂先生积极参与分摊,认真履行每一次义务。本次妻子患癌,获得了323000元的互助款!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而这种数目不小的互助款,与涂先生为妻子加入的互助社也是密不可分!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所以,康爱公社每期的公示上,互助款的金额为什么有差别,想必在这里也是一目了然的。


多关注这个世界一点,真的没错,就像最初涂先生在微博上关注到互保公社(康爱公社的前身)一样!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同样,来自福建龙岩的李女士,是一位85后的年轻妈妈。2016年,与同事的闲聊中,了解到康爱公社。没有犹豫,了解之后就加入了,并且代管了孩子、丈夫及双方老人总共8位家人。

“我当时没有想太多,觉得自己还年轻,不会这么巧真会患病吧”。

“真的!我就是抱着公益的心态加入的,想着平时一点点小钱帮助帮助需要的人。”李女士这么回忆说。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当时她加入了康爱大病互助社、抗癌互助社,随着一些新的互助社上线,她关注后也陆续加入。仔细数数,她总共加入了6个互助社。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然而,在2018年底因发烧咳嗽一直不好,直到今年初,李女士被诊断为肺癌。幸运的是,手术顺利,目前身体基本康复,按医嘱复查、吃药。在本期公示中,李女士获得了311296元的互助金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直到现在,李女士还在感慨,自己那么年轻,平时不抽烟不喝酒,没想到肺癌却找到了自己。只是30多万的互助款,真的是幸运至极!


电话中,这位年轻的妈妈感叹,经此大劫,她更明白生命的意义。以后要更加爱惜自己,珍惜身边人!

THE END

时间是公平的,岁月也还是仁慈的。有时候得到的也许不多,并不代表世界将你遗忘

大病和意外不接受我们的任何规划,只是在岁月静好之时,我们有必要对未来多一些规划。

互助路上,会继续有肯定、有褒奖、有质疑,路漫漫,我们将为你得到更多,继续努力!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END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康爱公社):康爱公社,创建于2011年、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

我想注册社员/我已是社员

您正在访问康爱公社PC版,注册和登录公社请从“康爱公社”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