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国,肝炎依然是一种发病率很高的疾病,以“乙肝”为例,我国大约有9000万乙肝病毒携带者。
其实,刚刚提到的乙肝只是肝炎的“冰山一角”,到底肝炎包括哪些疾病,我们该如何鉴别呢?
○就药肝而言,一般人群中1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老年人群中40%的肝炎为药物性肝损害。
○酒精性肝病逐年增多,近7年间,我国因大量长期饮烈性白酒造成酒精中毒的患者上升了28.5倍;
○中国脂肪肝患者约一亿两千万,脂肪肝已超过乙肝,成为中国第一大肝病;
药物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是指由各类处方或非处方的化学药物、生物制剂、 传统中药(TCM)、天然药(NM)、保健品(HP)、膳食补充剂(DS)及其代谢产物乃至辅料等所诱发的肝损伤。而肝损伤可发展为肝硬化。
酒精性肝炎是由于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脏疾病,是酒精性肝病中的一个分型。
长期饮酒会对肝脏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临床症状为非特异性,可无症状,或有右上腹胀痛、食欲不振、乏力、体重减轻等。初期通常表现为脂肪肝,伴随的主要症状有:恶心、呕吐、黄疸、肝脏肿大和压痛。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发展为酒精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是肝硬化,而这是酒精肝的终末阶段,无特效的治疗方法。
作为国人的头号肝病,脂肪肝令读者们耳熟能详。脂肪肝的起因主要是因为肝细胞的变性和脂肪的沉积,进而造成肝脏细胞的病理性改变。
脂肪肝的高危人群为,男性大于40岁、女性大于50岁及腹型肥胖者。脂肪肝的可怕之处在于,它往往“祸不单行”,通常会合并高血压、2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一系列慢性病。在西方国家,每5个人中就有1个脂肪肝患者,这种疾病还有向青少年蔓延的趋势,在医院中,十来岁的脂肪肝小患者屡见不鲜。
除了高危人群外,普通人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应及时去医院检查:
有些坏毛病极易引发肝炎,在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呢?
全国爱肝日,希望给肝多一份关注!从现在开始,为肝脏健康做出改变。
肝癌的高发年龄在 40 岁以后,分别是 40 岁以上男性和 50 岁以上的女性,其中男性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在我国,约有 90% 的肝癌患者感染过乙肝病毒。其他国家跟我们有点不一样,在西方国家,感染丙肝病毒的肝癌患者更常见。
很多人都知道,长期喝酒的人容易得「酒精肝」,在此基础上完全有机会发展成肝硬化或肝癌。
人在喝酒后,酒精(乙醇)大部分在肝脏代谢,第一步是经乙醇脱氢酶转换成乙醛。乙醛就像家装污染中的甲醛一样,大量饮酒后,人体内会囤积大量的乙醛,它会对许多组织和器官产生毒性作用如造成细胞DNA损伤、致癌等。
首先,肝癌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遗传病”。遗传病指的是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简单地说就是父母遗传给孩子,大多是先天的。而肝癌的遗传性被称为「家族聚集现象」,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患有乙肝的妈妈,生孩子时把乙肝病毒也“传递”给了孩子。
不过也别太担心,就算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只要给孩子及时打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就可以很好地控制。
不良的生活方式也是引发肝癌的重要因素,所以大家还是要从点滴做起:
饮酒会提高发生脂肪肝、酒精性肝病的机会,烟和酒里面存在着太多有毒物质,越是过量就越会给肝脏带来极大的负担。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花生、黄豆谷物等发霉后会产生黄曲霉素,这种物质已被证明是强致癌物。如果经常进食被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物,可能会引起肝癌。
成年人充足的睡眠时间应该为8小时,正常的应该是从23点左右开始上床睡觉了,到了凌晨1至3点钟是进入深睡眠状态,这个时辰是养肝的最佳时间,是肝脏自我修复调整最主要的阶段。因此,不要让熬夜伤了肝。
定期体检,进行合理的癌症筛查。肝癌太凶险,早发现早处理才是最好的办法,所以,找个时间做一套体检吧!尤其是高危人群,更要做好体检,早发现、早处理。
欢迎转发给好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