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从确诊一次性给付互助金的形式改为了报销制;
(2)从确诊一次性给付互助金的形式改为:20%应急互助金+多次报销的形式。
无论是(1)和(2),都主要是根据实际治疗费进行互助,这样做的坏处是受助人实际拿到钱大大降低了,好处是使得平台的分摊看起来很低。今天我们来详细说明一下:

举个例子,一个会员本来有30万元癌症权利,如果改为报销制度:
(1)如果是第一种报销制,会员患癌后需要全部自己先掏钱治疗,然后拿着发票找互助平台报销,除去医保报销后,自费开支多少就报销多少,最高不超过30万元。
对于康爱公社来说,只有继续坚持确诊一次性给付型,才能确保社员的互助权利不会实质上的降低,这是对社员负责的态度,也是对契约精神的尊重。
2. 确保社员使用互助金不受限制
如上文所说:如果改为报销型,那互助金仅限于医疗费了,那基本生活开支、康复营养费也不在这范围内。根据医疗开支的发票进行报销,反过来说,如果不治疗就没有报销,或者放弃治疗,相当于就没有资格申请了。
我们都知道,确诊大病后可能好几年都没有工作,甚至说得了大病后,可能很难重新找到跟生病前一样的工作。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随着病情的恶化,如果决定放弃治疗,报销型的互助计划就无法提供互助了,而在康爱公社却不影响互助权利,依然可以申请互助金,拿着这笔钱去完成自己以前没有完成的梦想,可以做远途旅游计划,或者直接给子女继承。
这个很好理解,如果是以前确诊给付,只需要确诊了就可以申请,而现在互助平台如果改为报销制,必须是根据实际开支进行报销互助,或者先给一笔应急金,后续大部分是进行报销互助的。
也就是说,改为报销型后,得先自己垫钱,再拿着发票报销,这样一来,如果前期患者家里没钱,就可能放弃治疗、拖延治疗等,效率上是一个问题。
而康爱公社坚持确诊后一次性给付互助金,也是为了在社员患病后能最快的速度拿到互助金。

相对于其他互助平台将重大疾病确诊给付改为报销型,康爱公社的做法不一样:
(1)坚持原有的康爱大病互助社和抗癌互助社等大病类互助继续保持确诊一次性给付;
(2)重新设立新的医疗报销互助计划——百万医保补充互助社【点此查看】,供更多用户自己灵活选择。

而其他互助平台的话,属于大病+医疗结合体的互助,就受大病定义的限制,同时又受到医疗报销范围的限制。如果没有确诊大病,可能就拿不到报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