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网上一直在说第一批“90后”已经秃了、开始油腻、胃开始垮了……其实,还有一个更扎心的事实——第一批90后也已经开始掉牙了!
第一批90后已经开始掉牙了
“掉牙”已经不是老人的专利,90后面临未老牙先衰的局面,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蛀牙或有牙周病不注意,看牙为时已晚只有拔牙种牙。
2018年公布的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高达97%的成人正在遭受口腔问题的困扰,20-39岁的中青年已经成了接受种植牙手术的主力军。
牙周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全国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目前我国成年人牙周病的发病率约在80%以上。世界卫生组织把牙周病列为继癌症、心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而牙周炎是成年人牙齿过早缺失的首要原因,也是导致成年人牙齿过早老化的主要元凶。
龋齿一掉掉一颗,
牙周炎一掉掉一排
牙周炎,一个非恶性的相对缓和的健康杀手,它对人类健康施出的温柔一刀,虽不致命,却足以让大多数人后半生的生活质量遭遇滑铁卢。
生不如死谈不上,但一定会是苦不堪言,后悔莫及。
很多人不知道,龋齿只会坏掉一颗牙,牙周病会导致一排牙齿脱落。如此一看人未老,牙先衰并不遥远,而且除了牙周病,牙髓炎也能掉牙。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医院口腔科副主任医师徐勇刚曾在其公号发文介绍,一个 30 多岁的小伙子,只是因为“牙齿松动”来就诊。但等待他的,却是晚期牙周炎患者的最终归宿——全口牙松动、拔除。
牙周炎患者被拔除的牙齿
↓↓↓
牙周炎患者被拔出的牙齿(@西安牙医老聂 图)
换句话说,他看起来一颗牙也不缺,但其实一颗牙也没有了——这就是晚期牙周炎患者面对的“无牙窘境”。
然而,对于不少口腔大夫来说,这样“全口牙齿拔除”的病例,并不少见。
为什么逃不过牙齿掉光的宿命?
徐勇刚医生介绍,牙周炎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炎症,最通俗的说法就是“牙床发炎”。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个基本概念:牙菌斑。
牙菌斑是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
每个人都有牙菌斑,区别只在数量,这也是牙周炎发病的关键。
通过每天正确、高效地刷牙,可以让牙菌斑维持在不致病的水平。否则,牙菌斑堆积、钙化,将逐渐形成牙结石。
牙结石
当牙结石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刺激牙龈发炎,刷牙出血。
如果继续拖延牙龈炎,从量变到质变,产生牙周袋,牙槽骨吸收,牙齿松动,口臭,最后形成牙周炎。
与牙周炎的极高发病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牙周炎患者的极低就诊率。
事实上,很多人把牙周炎当成了上火,乱吃点消炎药就行,甚至觉得牙掉了镶新的就行。
1. 牙周炎不是上火
牙周炎最初表现为牙龈炎“刷牙出血”,这也是最佳的干预治疗时机。
但大多数人此时却认为这是“上火”,执念于自己在家祛火消炎。
“有炎必消”的思想根深蒂固,大量患者被铺天盖地的“消炎神药”误导。
但没有哪种神药能根治牙周炎。
且不论大量「神药」缺乏循证医学支持,即使是通过循证验证的牙周临床常用药:派丽奥(盐酸米诺环素软膏),也只是牙周专科治疗中的辅助用药。
牙周炎不是上火,治本的关键更不在祛火,也不是各品牌宣传的「牙周宁、口炎清、牙周康、洁齿液、蜂胶、固齿膏」……而是控制牙菌斑。
2. 不是牙掉光了镶新的就行
许多患者总认为:牙周炎不是什么大病,能拖就拖,等牙掉光了再镶一口假牙就行。
殊不知全口活动义齿,不仅功能比天然牙齿相差一大截,咀嚼效力不高,使用也不方便。全口种植义齿也是一种选择,可以较好地恢复咀嚼功能。
但现实是,并不是每个无牙患者,都拥有“口腔里开一辆奔驰”的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