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我感觉看不到希望了…”
这是一种何其绝望的表达,听他说这句话的妈妈,心都要碎了吧?
然而,你难以想象,这是一个十岁孩子说出的话,你可能更难以想象,这个仅十岁的孩子,与白血病的对抗路,已经艰难地走过了五年。
——这是本期公示中的真实故事,十岁男孩小王,在癌友互助社获得了其他社友的帮助(加入五年多以来,小王总共在该社贡献了74.95元。)
01.
我们都知道,癌友互助社是一个报销型互助社,帮助已经罹患恶性肿瘤、白血病的社员加入本社抱团互助,在紧急时刻为恶性肿瘤(含白血病)病友筹集医疗互助金的互助社。
小王加入癌友互助社的时间是2017年下半年,已经确诊了白血病,相对于健康时加入公社并且可以选择多个互助社的其他社员来说,他得到的帮助比较有限。
然而,孩子母亲说,这五年来,他们尝试了各种治疗方案,几乎倾家荡产。互助,让她又一次感受到了温暖,很感恩,很知足。
而且,这里不得不说的是,加入癌友互助社的社员,绝大部分自己本身已经罹患癌症(健康人也可以加入癌友互助社,未来若发生互助社范围内的情形同样享受权利。),癌友互助社是他们为数不多的保障选择之一,来这里抱团,继续感受温暖与正能量,同样,未来癌症复发或者新发其他癌症,他们还有一份希望。
所以,即使已经患癌,已经在公社被互助过,几乎90%以上的受助社员还是愿意,再给自己加入癌友互助社。
癌友间抱团,纵使苦难再深刻,也要心怀希望,总能遇见温暖
02.
小王老家在四川,2017年2月确诊,经过将近两年的治疗,病情基本得到控制。谁也没想到的是,2022年6月复查结果骨穿岀现异常,病情复发。
由于孩子病情严重而且特殊,身体暂时难以承受大化疗,暂时只能是中西医结合边治疗边等各项指标恢复正常,才可以进行下一步治疗。孩子母亲回忆起那些艰难的日子,看着自己曾经蹦蹦跳跳的小男孩,瘦到皮包骨头,不止一次地问自己:妈妈,我到底多久才能好起来?
小康爱能感受到,电话那头,这位三十多岁已经饱经生活折磨的母亲,声音已经疲惫不堪了。她五年来,为了孩子治病,已经断断续续花去了五六十万之多。
然而她说,孩子是家里唯一的希望,再苦再难也要坚持。为了给孩子换个康复的环境,夫妻俩带着孩子,已经离开老家,前往广东打工。
虽然,生活是艰难的,但是一家人坚持相信,会看到希望。
03.
和上文小王全家经历相似,福建龙岩社友老林,去年因为大女儿的白血病,获得了癌友互助社的互助社。
2015年11月,女儿小汐确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夫妻俩放下生意全心陪女儿看病,在协和医院边上窄小的出租房里,他们一住就是三年。

再说说儿童白血病吧。
而在康爱公社,18岁以下未成年人因白血病发起的申请,就有26例之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他们,年纪最大也就刚成年,年纪最小的仅仅2岁。
不得不说,儿童白血病,真的已经越来越多了。更让人不寒而栗的是,白血病来袭后,家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现象相当突出。

必须要强调的是,代管未成年人加入公社,权益与成年人一致,而分摊仅需要成年人的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康爱公社):康爱公社,运营10年的极致透明的大病互助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