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意识里,
脑梗这类疾病怎么也是在中老年人群中多发,
可是就在前几天,公社客服部门的同事,
接到一例特殊的咨询,
一名年仅17岁的社员突发脑梗,
家属打电话过来问及互助申请事宜。
这一事件不禁让人唏嘘!
家属在电话里谈及,
孩子是在饮用了一杯奶茶之后,
突然发病的,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行相关鉴定。
早在2018年,
江西一医院收治了一位年纪更小的脑梗患者,
只有14岁,还在读初中。
小男孩是这样描述病情:
“坐凳子上突然往旁边倒
坐不住、没力气。”
经过检查,医生诊断小男孩得了脑梗塞
而像这样年轻的病人
医生表示还是第一次收治
从当时的新闻里了解到,
这个14岁的小朋友非常喜欢喝饮料。
两位患者相差3岁的年纪,
一位是饮用奶茶之后发病,
而另一位小患者也是饮料的爱好者,
那么脑梗,究竟与奶茶啊,饮料啊有什么关系呢?
本文重点了解一下。
脑梗塞又称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是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所导致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轻者可以完全没有症状;也可以表现为反复发作的肢体瘫痪或眩晕;重者不仅可以有肢体瘫痪,甚至可以急性昏迷,死亡。
哈佛大学的专家分析发现:如果每天饮用含糖饮料1-2杯,将增加26%的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风险,增加16%中风风险。
另外,多喝含糖饮料还会导致龋齿,导致肥胖,导致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增加肾结石的风险,脂肪肝,骨质疏松,代谢综合征。
再具体到我们熟悉的奶茶,奶茶确实深得不少人的喜爱。
奶茶,虽然好喝,但不可过量。
因为奶茶中含有大量的奶精,属于反式脂肪酸,这是一种几乎无法被消耗的脂肪酸,它的代谢过程至少需要15天。
如果长期大量喝奶茶,体内的反式脂肪酸会在体内堆积,使血管堵塞,易诱发脑梗。
反式脂肪酸也经常“出没”于植物奶精、植脂末、代可可脂、起酥油等中,如果食物中含有这些成分,要少吃。
那么,如果不幸脑梗,康爱公社是怎么互助的呢?小康爱打开【康爱公社】微信公众号,在对话框输入要咨询的问题,给大家做了一个咨询示范:
康爱大病互助社,互助115种大病,包含癌症、白血病、尿毒症、急性心梗、良性脑肿瘤、移植手术等,0-59岁健康人加入,最高可互助15万元。
而针对脑梗,如以上智能客服回答的,达到脑中风后遗症、深度昏迷或者进行了颅脑手术这三种大病的大病定义即可被互助。
另外,如不幸脑梗,公社的百万医保补充互助社也是可以提供支持的,该互助社是报销型互助,互助所有大病及意外的住院医疗,不限进口药、不限医保用药、不限医保报销比例,自付1万元以上的部分即可申请,最高可申请100万。
0-69周岁健康人加入,互助权力可至终身。而且该互助社性价比极高,2019年全年总分摊仅6.65元。
前面提到,脑血管堵塞,可能诱发脑梗。那么脑血管的堵塞,绝不是一朝一夕的。
那么平时,重在预防
养护血管,预防脑梗,牢记4个”一点”
有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网友在零点后睡觉,20%的人超过1点睡觉。
但人在熬夜时,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压力激素,会使血管收缩异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熬夜还会使神经功能紊乱,提升交感神经活性,这时,原本硬化的血管无法充分扩张,会使脑部缺血缺氧,易诱发脑梗。
建议,晚上23点前睡觉。
人体65%~70%都是水,因此,正确喝水,对于养护血管来说,至关重要。
尤其是年轻人、未成年人,喜欢以饮料代替水,危害相当大。
研究表明,经常处于易怒、焦虑、紧张等情绪中的人,更容发生诱发动脉硬化。
这些情绪会加速血液循环,使心跳加快,高压的血长期冲击血管壁时,会造成动脉内膜机械性损伤。
这时代谢垃圾会更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加速动脉硬化,增加脑梗的发生率。
建议,平时多注意控制情绪,定期外出旅游,多参加轻松愉悦的活动,都有助于保持心情愉悦。
当下,正是春季,天忽冷忽热,是脑梗的高发季节。
人体抵抗寒冷时,血液会从皮下血管送到体内保存能量,导致皮肤和皮下组织血管收缩,使血压升高、大脑的负担加重。
寒冷还会直接刺激脑血管,使脑血管痉挛,诱发急性脑梗。
因此,外出时一定要注意做好保暖措施。
定期检查很重要!
本文一开始所分享的未成年脑梗的病例,希望所有的青年人能引起重视,健康生活,合理作息。
整体来说,脑梗多发于45-70岁的中老年人,常用的检查项目有:颈动脉超声、CT、血管造影。
建议,40岁以上,并符合以下任何一条的人,定期检查颈动脉彩超:
符合任意3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房颤、吸烟、肥胖、缺乏运动、家族与中风病例。
以前曾发生过中风。
曾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
最后,愿所有人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