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021视频,上海#男子入职2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经调解最终得到解决。

“猝死”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临床上将猝死分为两大类,即心源性猝死和非心源性猝死。
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发病,其中以冠心病最常见。
非心源性因素有过度劳累、酗酒、服用药物、剧烈运动等,会让心肌缺血缺氧,很容易成为诱发心血管疾病发作的因素。

猝死发生前
身体会提前发出预警信号吗?
会!

猝死看似事发突然,实则有迹可循。当身体出现以下6种信号,需高度警惕猝死发生。
六大异常信号
约有一半的人在猝死前出现过胸痛症状,并伴有呼吸急促。并且,93%的人在猝死前的24小时内,有症状反复发作的情况。
患者有嗓子发紧的症状,此外还有肩颈部或手臂疼痛,或者没有胃病却胃痛等等。这是因为心肌缺血时发生的疼痛会转移到不同部位。
心脏病发作前数周或数月,患者会不定期突然发生心脏不规律的跳动,多会感到心慌。还有的患者则表现为心跳过缓甚至停止,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
不明原因就感觉疲惫不堪,同时,伴有胸闷或水肿等其它症状。
长期睡眠不足,会增加冠状动脉猝死风险。如睡眠中被憋醒,或患有阻塞性睡眠暂停综合征,会增加夜间猝死风险。
没有进行剧烈运动却突然大汗淋漓,是心脏病发作前释放的一个信号,要格外引起注意。
日常生活当中,遇到以上6种情况,切记不可在家拖延,应尽快到正规医院就诊,最大限度的防止悲剧的发生。
康爱公社旗下公众号